3-12 群众工作
发布时间:[2020-11-13]
36.落实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创建模范“教职工之家”“妇女之家”“教工(妇女)小家”。落实教职工疗休养、休检和互助帮困等工作,维护全体员工合法权益。
做好送温暖工作,努力把好事做好。2019年校工会继续为会员办理会员服务卡,为教职工投保住院医疗保险、特种重病保险、女职工特种疾病保险以及平安团体意外险和门急诊补充医疗保险,并做好理赔服务工作。开源节流,认真做好逢年过节福利慰问品六次全校发放工作,今年比去年总发放费用递增了12.9%,为过生日的教职工赠送生日蛋糕,及时传递党和学校对教职工的关怀,让广大教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学校实实在在的关怀,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继续协同人事处做好暑期疗休养工作,103位教职工参与成都、霞浦、庐山、北海四地疗休养,满意率达到90%以上。连续第四年举办夏季学期教工子女爱心夏令营,共有100多名教工子女参加了两周半的夏令营活动,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组织教职工体检结果医学专家咨询活动,共有13名医学专家莅临学校,为226名教工进行了咨询,受到教工欢迎。第三次组织元旦写春联活动,将浓浓的节日祝福送到师生身边。开展了第四届“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温馨服务日活动,组织20项便民服务项目,服务教工400多人。
做好服务教职工工作,深入开展调研申诉解惑工作。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校工会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与部门工会交流沟通和座谈,了解基层工会工作开展情况、职工之家建设情况和职工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各部门工会意见建议,及时向学校党委、行政反映教职工的呼声与诉求,主动协助党政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今年7月,校工会一次性投入8.28万元为各部门“教工小家”添置冰箱、咖啡机、空气净化器等21件设备。2019年受理了一位教职工申诉,及时地做出了申诉处置认定书。还接待了35位教职工的来电来访咨询,依照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处理问题或则做好解释工作。2019年共取得上海市教育工会各项专项资金合计80.4万元,较上一年度有了大幅增长。秉承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宗旨,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大力支持部门工会开展活动。2019年用于服务教职工、支持部门工会活动的资金合计300万元,占全年总支出的93%。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山医院临时停止体检,疫情稳定后,中山医院体检排期十分紧张,在中山医院不能安排全体教职工体检的情况下,学校决定采取中山医院体检、自选体检单位体检学校报销相结合的方式,让全体教职工享受到体检服务。并初步定于12月底聘请医学专家,为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咨询。
丰富文化生活,建设活力校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教职工群体活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歌会,各二级单位合唱队、大学生艺术团合唱队、退休教工合唱团等17支合唱队分别登台演绎,校领导、师生、留学生、退休教职工用歌声唱响初心使命,用音乐表达爱党爱国之情。举办了第三届“欢乐家庭日”,100多个教工家庭、400多位教工及家属参与,感受学校发展、体验学校文化,共庆建校58周年。举办了第六届教工趣味运动会、第五届师生网球赛、第二届教工健步走活动、2019年教职工羽毛球个人赛等校园文体活动,展示了教职工的风采,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37.团学组织健全,工作形式多样。青年教师和学生参与度高。
深化团学组织结构改革,校团委以“凝聚青年”为思路,落实群团改革实施方案为抓手,加强团工作的改革创新,制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团组织建设,优化团学组织架构,推动学生组织加强横向联系,修订了学生联合会、学生社团管理等系列制度和流程,进一步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校团委牢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属性,牢记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与后备军的重要职责,始终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注重对基层组织的指导和引领;始终强调共青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在不断强化团校功能的基础上,将学生干部和青年团干部的培养工作放在了团校建设的首位;始终强调先锋模范作用在引导青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将各类评奖评优工作同对先进典范的学习和对优秀经验的传承相融合。

第一,依托团校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综合素养。2019年,在原有团校职能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学校和上级组织的资源,多方开拓渠道,以培养优秀实务型青年团干部和学生干部为目标,持续推进“青年起航计划”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切实提升了青年团干部和学生干部的思想理念、拓宽了工作视野、增强了实操能力,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第二,推进各类先进青年与集体的评优工作,不断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在团中央号召以实际行动实现“中国梦”精神的带领下,校团委以“实现青春梦、追逐中国梦”为口号,以各类评奖评优为抓手,树立先进典型,广泛引导青年学生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2019年1月至今,校团委广泛开展各项评优活动,共有1197人获得“优秀团员”称号、360人获得“优秀团干部”称号、40个基层团组织获得“五四红旗团组织”、80个基层获得“五四特色团组织”、599人获得“优秀学生”称号、180人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38个班级获得“先进集体”称号。此外,金慧明、杨超杰、褚鑫鑫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杨超杰获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张唯、杨瑞馨、刘琦获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17机制01、18网络03成功创建五四红旗团支部。

第三,持续推进学生组织改革,强化凝聚能力、引领作用和服务理念。在新形势下,校团委进一步推进学生会改革,不断将工作重心下移,坚持发挥各基层分团委、团支部和社团的作用。在干部培养和发展中始终坚持挑选“能做学生友”的学生干部,坚持将工作接地气,坚持围绕班级和学生个体开展。在具体工作中,校团委不仅在工作部署和指导上一如既往地对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及社团组织关心指导,更在制度、经费、场地、设备以及具体工作开展上大幅加大了投入。基层团组织的经费在以往的基础上,以申报特色项目创建方式普遍翻了一番,从而使各级各类团组织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为团员青年搭建舞台、展现自我、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第四,主题教育丰富多彩,团日活动形式多样。以重大历史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干部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学习“三湾改编”、学编草鞋、重走挑粮小道,切身实地学习老一辈革命精神,体验中国红色文化;持续开展五四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大学生人物典型,发挥朋辈作用,树立学生榜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