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共建共享
发布时间:[2019-12-10]
57. 有序开放学校教研、文体等资源,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社区文明创建等活动。社区对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满意率达到90%以上。
2019年,学校继续发挥教学资源与人才资源优势,与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新区曹路镇在多个层面开展合作,共建共享举措得到中新网、东方网、青年报、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社区对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满意率达到90%以上。学校与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开展合作,做好环保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干部培养,携手共建绿色浦东。同时,浦东生态环境局也将为二工大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促进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学校还组建了生态环境博士宣讲团,29名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背景的青年博士教师受聘成为宣讲团首批成员,主要面向周边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环保知识普及和教育实践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宣讲团自6月组建以来,已为500余名周边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开设了生态环保专题讲座。

在校大学生也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等形式积极参与曹路镇共建。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将视角聚焦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上海乡村主流文化,多次走访曹路镇的乡间地头、金海艺术中心、浦东中虹家园等场馆社区,分别从墙“绘”上海乡村传统耕读文化、墙“说”现代乡村阅读文化、墙“叙”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的融合三方面,以创意墙绘、速写摄影等形式对上海乡村主流文化加以呈现,多家媒体对此予以报道。此外,工学部研究生针对曹路镇的工业企业生产排污情况进行调查调研,申报的《上海市曹路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治理状况调研》项目荣获2019年上海市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总结展示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实践项目二等奖。

3月29日,2019年“一镇三校”联席会议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301会议室召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国华,曹路镇党委书记吕东胜、党委副书记张丽华、副镇长金惠珠,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江敏,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开发事业二部总经理应坚国,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长唐海燕、党委副书记文选才,上海杉达学院董事长、党委书记朱绍中,副校长娄斌超,我校党委书记吴松、校长俞涛,及“一镇三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
俞涛以《携手同行融合共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题,介绍了学校2018年主要工作,区校合作、镇校合作情况及感想,对浦东新区、曹路镇及兄弟院校对二工大发展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长唐海燕、上海杉达学院副校长娄斌超分别通报了各自学校发展的相关情况。曹路镇党委书记吕东胜通报了曹路镇工作进展及发展愿景,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回应。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江敏感谢三所高校为浦东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高度、新理念和新气象,并介绍了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优质基础教育配套等方面的工作设想。吴松、俞涛与浦东新区、曹路镇及兄弟院校领导,就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师生配套生活设施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国华高度评价三所高校对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表示新区将一如既往服务好高校。同时他结合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希望进一步密切浦东新区与三所高校间的关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切实用好“一镇三校”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0年9月,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曹路镇人民政府续签共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合作协议,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联合管理委员会名单。共建以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2019年12月26日,俞涛校长出席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建校七十五周年校庆活动并致辞。
58.落实献血任务,完成征兵计划,开展拥军优属、双结对、社会捐助、扶老帮困等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区)治理。
第一、倡导自愿无偿献 血,献血等工作落实良好。
一是强化学校师生献血工作。按照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无偿献血的指示精神,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年度献血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多年来,学校已经形成了师生自愿参与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组织动员,宣传倡导自愿无偿献血,认真做好献血工作。广大师生积极报名,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校领导纷纷来到现场,慰问献血师生。现场医护、后勤阿姨、志愿者等为献血师生提供全程陪护。2019年学校有1435位师生成功完成无偿献血,超额完成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健委下达的献血目标。2020献血工作将于11月9日-11日进行。

二是强化学校教职工体检工作。为保证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学校每年为教职工安排健康体检,并不断提高体检质量。在体检服务机构的选择上,由原来的社会体检机构体检改为三甲医院体检, 从2018年开始进入到中山医院体检,参加体检人数为975人。体检率达到90%以上。为了使教职工对体检结果有正确的解读,2019年5月,学校工会还聘请了12位医学专家为教职工开展咨询活动。有226位教职工进行了体检结果咨询。
第二、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推进军民共建。
一是贯彻兵役法规,圆满完成征兵工作任务。在上海市征兵办、市教委、浦东新区武装部和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热忱关心下,在学校各学部(院)、职能处室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下,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征兵命令和全国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严格按照国防部、教育部和市征兵办、市教委相关会议和文件的要求,切实加强征兵工作组织领导、宣传动员和政策宣讲,本着以人为本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好报名、体检、政治考核、定兵等工作,以确保兵源的质量和数量。2019年,学校共向部队输送了78位大学生士兵(男75人,女3人),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75位男兵的征集任务。学校于2019年7月被评为2018年度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武装干事王洪涛被评为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个人”,武装干事张宁获评上海市浦东新区“征兵工作先进个人”。这是学校连续第11年完成上海市征兵办下达的征兵工作任务。

二是以生为本,做好入伍大学生的跟踪服务和安置政策落实工作。2019年9月我校举行2019年新兵欢送会。同时,我校高度重视入伍大学生的跟踪工作,做好退伍复学、毕业、考入军校、留队提干、留作士官等大学生的跟踪和政策落实工作。武装部、辅导员通过信件与参军学生联系,鼓励他们在服役期间建功立业,展现我校学子保家卫国、献身国防的爱国热情和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根据《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等学校在校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退役复学后学费资助暂行办法》(财教[2011]510号)和上级武装部、所属民政局的工作要求,2019年10月举行退役大学生欢迎会,及时解读各项大学生安置政策,校武装部积极与教务处、后勤公司、学部(院)沟通,以做好退役学生的复学和安置等工作。各学部(院)分别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做好退役大学生的跟踪服务,同时也发挥他们退伍不褪色的光荣传统,营造参军拥军的浓厚氛围。
第三、开展扶老帮困等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区)治理。
学校长期组织开展了各类结对帮扶公益活动,特别通过富有特色的学生志愿服务队活动,深入社会(区)做好服务工作。例如:工学部的“天使服务队”,是一支以学部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为核心成员的智力助残志愿服务组织,下设一个骨干组,六个执行小组,工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多名辅导员先后担任指导教师。服务对象主要为浦东新区的残疾人子女和曹路镇阳光之家的智障群体。天使服务队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为曹路镇阳光之家的残障朋友做好事、定期组织残障朋友外出活动、为浦东新区残疾人子女进行义务家教、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等。十三年来,天使服务队累计注册志愿者1000余人,先后出动志愿者10300余人次,开展20700余课时的义务家教,帮助150多个残疾人家庭子女走出教育困境,解决学业上的困难,志愿服务地点覆盖了整个浦东新区,赢得了广泛好评和赞誉。

工学部分团委连续两年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在3月5日发动全校师生向西藏贫困地区中小学献出一本书,点亮一颗心,传递一片情!通过此项活动为西藏地区广大孩子们送去知识和乐趣,建立起爱心书社,加强民族融合;弘扬和培育新时代雷锋精神,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连续两年的主题活动共筹得图书超过1.5万余册以及2千余份学习用品,并将师生们留下的寄语全部整理成册。 1万余册爱心图书的送达,让我校援藏学生直接帮助当地学生建起了自己的图书馆,让每位当地学生都能有书读,有文具用。点对点的直接联系,也让这批图书和文具送到了最需要帮助的小朋友的手里。
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的“艺家工作室”,与浦东新区的美地芳邻,龚路养护院,星纳家园等多个社区有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画笔下的魅力上海》系列、《画笔下的红色上海》系列、《艺点星光——关心自闭症儿童》系列、《走进乡村,创意墙绘》系列等活动,把活动目标放在需要关心及帮助的周边社区中,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奋斗创业的大学生以及曹路镇的广大居民,诞生的千余副的画作、系列画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好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解放日报》、《文汇报》、《青年报》、中国新闻网等数十家媒体先后予以报道。
高等职业技术(国际)学院的"亮眼志愿服务队"发挥专业特色,为学校、社区孤寡老人、低视力人群、在校中小学生提供验光、清洗眼镜、传授爱眼护眼知识等志愿服务。定期为淮海街道阳光心园的精神康复人士带去关怀:走进社区,关爱精神病人,奉献爱心,慰问精神病康复病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送去一份温暖,与浦东新区龚路镇居委、曹路镇永华苑社区开展“双结对”党团共建工作,同时积极与周边中小学联系交流,探寻中小学校园共建单位,将校园品牌项目服务于周边。

高等职业技术(国际)学分团委和云南省牟定县教研师训中心联合力量,共同开展“七彩云南”知识种子孵化行动,实现了师生联动、党团联动、地区联动、上下联动的四级联动,将代表知识、爱国、希望、创新精神和劳模精神的种子传播到云南牟定的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了70位蒲公英种子的播撒者(含教师、优秀学生代表及班级)与牟定县70位中小学生精准结对,捐赠70只爱心书包,70封暖心书信,70张筑梦照片,70本劳模绘本,70只梦想漂流瓶等活动。本项目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监督和管理下,在校内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底楼等地设立捐赠点,共募集到捐款33804.93元、书籍1665本,募捐的籍将用于云南省牟定县部分学校和班级的“爱心读书角”建设,设立专项奖学金、后期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让爱不断传递与反哺,传播爱与希望的种子,让爱在流动前行中,鼓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永葆奋斗精神,用知识丰富自己,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建设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