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
发布时间2010-04-08
项目背景:
我国有智力残疾人1182万,其中0-6岁智力残疾儿童约95.4万名,每年新增13.6万名。这样一个群体的孩子从成长的初期就处于了弱势,他们大多缺乏自理能力,心灵懵懂犹如生活在阳光罕至的阴影中,也许外表不美丽、也许行为很幼稚,但是从他们的眼睛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天真和向往,我们被他们眼神中的无助和依赖深深打动。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辅读学校这样一所对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与康复训练以及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特殊教育学校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群可爱而更加需要爱的孩子,于是我们的脚步停留了,我们的衣角被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抓住了。
项目介绍:
国际交流学院行政党支部与上海市浦东新区辅读学校党支部在开展了几年的关爱活动后,正式签订了共建协议。浦东新区辅读学校的党总支书记鲍丽萍女士与我院徐林华书记签订了共建协议。在共建中,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元的志愿融合活动,让智障孩子体会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同时也通过活动实践让我们的大学生学会感恩,用自己所能回报社会。我们不但要延续以往的关爱活动,并将其制度化常规化,从国际交流学院的老师参与到学生志愿者的参与,从爱心游戏、爱心教学、爱心捐赠到建立我们的“教师爱心实践基地”和“学生社会责任实践基地”,这不仅是一个参与者人数在量上的飞跃,更是活动内涵由教师的爱心实践、承担社会责任,到教育学生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质的飞跃。
每次活动这些孩子都很盼望,他们往往准备了很久,有一次一个智残学生表演的诗朗诵《感恩的心》,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经过一起活动一起交流,大家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私下他们的老师向我们诉说了他们选择这份职业的心路历程,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以及所付出的双倍的爱心与耐心……他们那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也更教育了我们的学生。我们把钦佩的目光投向了辛苦工作的特教们,是他们无私的爱和汗水才浇灌出这些可爱、美丽的花朵。
其中有不少孩子的家庭十分困难,虽然学校和政府免除了他们的学费和大部分杂费,但是看到这种情况,很多老师纷纷表示要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这些孩子。学院行政支部的党员们带头捐钱捐物,每次去都要关心孩子们是否缺些啥。看到孩子们拿着我们送去的新颖漂亮的书包笑地那么灿烂,我们心里既高兴又难过,他们的快乐如此简单,他们的感激如此炙热,我们唯有做得更多才不辜负那期盼的目光。(国际交流学院)
注:此项目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08年文明创建特色项目
Copyright©2022 版权所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沪ICP备19020926,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