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职业规划设计 建设新型实践平台

发布时间2014-04-11

  项目简介: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通信专业教师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职业为导向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新模式。团队深入企业调研,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方向;引导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定制式岗前培训、顶岗实习、模拟职业生涯建立“职业模拟”教学模式;与通信行业知名企业合作,构建新型实践平台,建立了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型”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努力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为进一步提升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优秀后备工程师而不断努力。
 
  一、深入企业调研,明确专业建设方向
  企业是人才需求的主体,只有深入企业,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才能明确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方向。为此,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通信专业教师团队先后走访了中兴通讯、华为技术、思科系统(上海)、华讯网络、上海贝电、上海音达等通信企业,并与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共同开展了针对沪宁杭地区典型通信企业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通信工程专业技能需求分析”专项调研,以了解当前通信产业发展的热点及对通信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
  通过企业访谈与调研报告分析,通信工程专业确定了以提高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为重点,在通信与信息领域创建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新模式、构建新型现代通信信息系统实践平台和培育具备企业培训师素质的“双师型”师资团队为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模拟职业生涯,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探索职业导向特色的创新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中,通信专业教师团队提出通过引导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设计、提供科学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运用具有企业特色的培训与评估方法,为在校学生创造出与企业相似的模拟职业环境,并结合人才评估体系定制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进行目标明确的专业发展设计。
  1、职业规划前移
  新生入学时,就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其思考:通信行业是怎样的一个行业?有哪些知名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我在大学里需要做好怎样的准备?使学生尽早建立职业规划意识,使专业学习更有目标性。
  2、“职业模拟”教学模式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职业模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全新的学习氛围。“职业模拟”教学模式就是把通信行业人员工作的状态,工作意识和管理方式等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亲身感受工作状态。
  3、定制式岗前培训
  通过设计职业测评体系,分析评价不同学生各异的职业素养;对于不同岗位技能需求,设计系列专业课程,学生通过专业选修形式实现技能的进一步提升;以定制式岗前培训为学生初入职场铺平道路。
  4、顶岗实习
  利用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行业资源,积极寻求学生实习岗位,将实习期的学生送到企业中去进行顶岗实习,走出校园零距离体会职场生活。
  在当前迅猛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早已投入到通信网络建设的主战场,已连续两年整建制下企业,实际参与3G TD-SCDMA网络的调试与维护以及4G TD-LTE网络的建设与优化工作。企业为每组学生(2~3人)配备专业导师,进行岗前技能强化培训和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指导,使每位学生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锤炼专业技能和培育职业素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新型实践平台
  教师团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与通信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全新学习方法和学习氛围。
  一是任务驱动的引导方式,模拟行业技能。使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完成学习历程,同时也充分了解行业技能需求和规范等。二是研究型实训模拟职业工作过程,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实验实训室的岗位仿真环境,组建学习小组,实现研究型实训。三是模拟企业360度评估体系。模拟企业工作总结开展自我任务评价,模拟企业中同事互评开展组内成员互评,模拟直接领导评价开展组长对组员评价,模拟高级领导的评价开展老师对学生评价。
  通信工程专业以“实践与理论并重、突出应用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并举”为理念,构建具有职业导向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在新型现代通信信息系统实践平台建设中,考虑采取与国内外著名通信企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上海音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联合共建模式,使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与迅速发展的通信产业紧密结合。
  上海音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已投入上百万的GSM移动通信设备与我校建立了通信工程联合实验室,为移动通信专业人才的培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实验室的二期与三期扩建也在规划中,规划中包括3G与4G移动通信现网设备与网规网优平台的建设。美国思科系统公司在我校设立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利用思科公司提供的业界领先的仿真系统与网络教学平台,培养互联网与数据通信领域的优秀网络工程人才,目前已先后完成3期、150余人、近600学时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
  四、提升实践能力,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适应职业导向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学院通过安排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访学、国内进修和参加企业工程师培训,建立技术交流论坛,并引入企业讲师制度等多种形式,来培育具备企业培训师素质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
  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团队的一批骨干教师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行访学研修;与中兴通信、华为技术和思科系统公司建立了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暑期教师企业工程师培训;与上海音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建立了技术交流论坛与企业讲师制度,为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在专业学习和教学方法上相互切磋,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更好地提升双方业务水平。
  如今,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团队中60%以上教师拥有博士学位,70%以上教师具有出国访学、国内进修和企业培训经历。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及一批横向项目,还承担了学校085重点专业建设和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注:此项目系学校2013年文明创建特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