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废旧灯具处理生产线投产使用 回收荧光灯中99%的汞
发布时间2015-11-20
2015年11月20日 《解放日报》 07版
本报讯(记者 徐瑞哲)废旧电子产品被称为“城市最大矿产”,日前,上海设立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承建、多家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开发出5条重点工艺生产线,其中3条处理线已投入运行。
我国每年报废的荧光灯达10亿只。据中心副教授张承龙介绍,这一危险废物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但湿法技术污染严重,处理成本高;而国内暂无成熟的干式工艺处理线。中心与企业联合开发出可同时处理多种含汞灯具的集成设备,首条生产线已投产使用,年处理能力达600万只,其中金属、玻璃、塑料及荧光粉等有价值物质的回收率高达95%,重金属汞的回收率达99%,高效完成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二工大工学部教授刘正国领衔的智能测控技术团队,在实验室搭建起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示范线,可自动分离液晶屏的屏蔽罩、内屏、螺丝、电路板等,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上自动化拆解废旧平板显示设备的技术空白,比传统人工拆解效率提高90%以上。
目前这个项目已申请5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下一步将加紧调试,尽早成果转化。
原始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5-11/20/content_149951.htm
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2022 版权所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沪ICP备19020926,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