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八方资源打造人文校园——图书馆展览育人十年之路
发布时间2019-06-04
——图书馆(档案馆)校园文明文化建设优秀项目申报材料
项目简介:图书馆(档案馆)自成立之初,始终坚持文化育人、展览育人的服务理念,利用自身优势举办了各种具有特色的自制展,积极延伸大学课堂举办了丰富的校内教师及学生作品展,有效融合校外资源举办馆际合作、社区合作共享展等,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人文校园;通过展览将二维的“平面”阅读转变为更生动形象、更富有趣味性的“立体”阅读,调动读者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打造属于在校师生的第三课堂;通过创新交流机制,将展览打造为与高校、社区沟通的重要媒介,丰富展览内容,降低展览成本,发挥图书馆(档案馆)的社会化效益,实现图书馆(档案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一、目的与理念
1.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人文校园
2015年底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
图书馆的展览服务通常是指借助图书馆的地域与网络空间,通过展品陈列、技术展现等各种方式,以展示文化艺术、馆藏资源等为主要内容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多种类型和主题展览,发挥其在高校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服务品位,满足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需求,使图书馆成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角。
2.延伸大学课堂,拓展学习空间
图书馆展览的定位是服务广大师生,以师生为中心,结合专业需要,开展体现高校特色的展览。读者通过观看和欣赏图书馆展览的展品(如绘画作品、摄影作品、书法作品等)和文字图片宣传介绍等,可以直观地接受知识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从中增长见识。
此外,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种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作品展,以及学科研究和专业前沿领域的学科展,可以起到延伸大学课堂,拓展学习空间的功能,一方面为师生提供了施展业余爱好的好平台,在无形中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增强了学校的学术氛围,从学术的角度来弥补学生部分知识的遗憾。
3.促进校际交流,发挥社会效益
高校之间有着共同的文化特性和读者群,相互之间可采取集中优势资源联合办展,发挥图书馆服务资源的整体效益和互动作用,相辅相成,联动发展,从而提高整体展览水平。同时也可采取巡回展览的方式实现展览成果共享,降低展览制作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支撑基地,也是高校文化交流的平台。
除了与高校之间进行联系联合办展,图书馆也可与周围社区联合办展,或邀请社区居民前来观展进行区域化共建,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二、路径与方法
1.利用图书馆优势举办具有特色的自制展
图书馆(档案馆)作为搜集、整理、保存图书资料的机构,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文献图书资源,每年结合不同的宣传主题,都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书展,例如戏曲文化主题书展(2009)、世博主题书展(2010)、“中国书文化——从历史走了”主题图片展(2014)、书法与诗词图书展(2018)、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展(2018)等。
由于我校图书馆、档案馆和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同属于一个部门,图书馆(档案馆)积极举办不同主题的档案展,例如,校史教育图片展(2017)、“厚积薄发 追求卓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学档案展(2018)等。
此外,图书馆(档案馆)集中人力、物力等资源还举办了一些结合社会热点的特色展览。例如,“上海与世博 二工大与世博”主题展览(2010)、“光影40年——我眼中的上海”缪之江、姚建良摄影作品展(2018)等。
2.积极延伸大学课堂举办校内教师及学生作品展
十多年来,图书馆(档案馆)积极联系各学部(院),开展主题丰富的教师和学生作品展,为师生提供了施展业余爱好的平台,在无形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其中教师作品展有:“镜头下的二工大“摄影作品展(2017)、高德荣“川西行”摄影作品展(2018)、钱原平摄影作品展(2018)、“似画非画”陈均良老师摄影作品展(2019)等。学生作品展有:摄影与实践课程0144班学生摄影作品展(2017)、“新时代 新变化 新气象——家乡美”图文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2018)等。
3.融合校外资源举办馆际合作、社区合作共享展
我校图书馆(档案馆)自成立之初便积极探索与上海市其他高校进行展览合作。2013年,由同济大学图书馆牵头,上海高校图书馆成立了非正式的馆际合作组织“上海高校展览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我校图书馆(档案馆)与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等10个机构率先加盟。先后联合举办或巡展了“再现敦煌”展览(2009)、百年上海建筑摄影作品展(2010)、大汉王朝的遗迹—画像石精品拓片展(2011)、“千年运河 一脉相承——大运河申遗图片展”(2014)、《宋词之旅》高校书画巡展(2015)、丰子恺漫画展(2015)、上海高校图工委“思创杯”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2017)、西藏面具艺术展(2018)等各类展览。
此外,图书馆(档案馆)在与曹路镇进行区域化共建时,也积极引进或合作能够弘扬传统文化的展览,例如,“追梦”三区摄影艺术作品展(2016)、“浦东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2016)等。
三、成效与总结
1.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
图书馆展览具有显著的公益性、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等特点,是图书馆面向读者开展的以宣传及教育为主要目的服务。我校图书馆自成立之初,一直坚持文化育人、展览育人的服务思路,积极举办不同类型的、不同主题的优秀展览,例如,“再现敦煌”展览、《宋词之旅》高校书画巡展、西藏面具艺术展、“浦东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读者的艺术人文和科学素养,拓宽读者视野,努力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2.实现“立体”阅读,打造属于在校师生的第三课堂
图书馆(档案馆)通过展览将二维的“平面”阅读转变为更生动形象、更富有趣味性的“立体”阅读,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同时,教师与学生的作品展等不仅开启了在校师生沟通的一扇窗户,更有力地发挥了高校图书馆教育科研、资源共享的核心作用,打造出属于在校师生的第三课堂。
3.创新交流机制,成为与高校、社区沟通的重要媒介
图书馆(档案馆)加入“上海高校展览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每年定期参加联盟的年度协调会,一方面更好地利用了这些外部机构的展览资源,丰富了展览内容,降低了展览成本,另一方面打通了向外部机构学习展览的策划、布展和宣传等学习通道,有利于图书馆(档案馆)的长效发展。此外,与周边社区进行展览共享与合作,有利于发挥图书馆(档案馆)的社会化效益,实现图书馆(档案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Copyright©2022 版权所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沪ICP备19020926,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