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战“疫”时刻 | 上海高校辅导员与你在一起②

发布时间2020-02-09

  上海市教委新闻办  上海教育  2020年2月9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在教育战线上,有这样一群人

  每日关注疫情数据,排摸学生情况

  宣传防控知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言传身教,始终在岗

  守护学生健康安全

  传递温暖与力量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以赴

  他们就是辅导员

  看看他们是如何战“疫”的!

  同舟共济,信仰启航

  战“疫”时期,同济大学辅导员引领00后信仰启航

  817名00后“萌新”,还来不及感受第一次大学寒假的喜悦,就因疫情而陷入了焦灼的情绪中。同济大学新生院党委第六党支部的济勤学堂辅导员团队凝心聚力,借助网络平台,引导萌新们积极配合疫情防控,以信仰启航教育为切入点,为“萌新”们解疑释惑,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

  “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要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出一份微薄而坚强的力量”,2月1日刚满18岁的张峰同学,郑重提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学院通过20个班级群向全体学生再一次开展入党启蒙教育。

  开展线上党组织生活,围绕战疫中的党员先进性展开讨论,身在湖北的党员同学写道,“我的父亲仍在基层从事抗‘疫’宣传工作,我也要不负党员担当,传播正能量”。

  推出“寻找战疫中的优秀党员”主题思想汇报活动,同学们在寻找榜样的过程中深深地被感动、被激励,他们写道,“党员在平时没有特权,却要在危急时刻冲在第一线,这让我对党员肃然起敬”!

  带领学生创作“我承诺”系列组图,以“风雨同舟,济勤(寄情)武汉”的誓词,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和主动刷屏。

  拓宽网络育人渠道,打造学习“云课堂”

  战“疫”进行时,华东师范大学学工人在行动

  “大家的毕业论文进展怎么样?”“老师和同学们对在家科研有什么好的建议?”“有好的电子学习资源推荐吗?”……针对学生在防疫期间的需求,华东师范大学各院系学工团队组织同学们线上学习研讨,为新学期充电赋能。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辅导员黄蕊先后在4个班级群发起“云自习”倡议,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学院辅导员团队也根据学生困惑,联系专业教师、班主任开展学业线上指导。

  孟宪承书院学生工作团队积极推动线上学习模式,汇总线上图书、网课、计算机编程语言与应用软件、纪录片等学习资源,回应学生热点问题,已陆续开展三讲“微课堂”。

  光华书院辅导员团队开发“1个必打卡+16个自选打卡”的居家挑战每日打卡小程序,自选打卡包含练习英语听力、阅读专业文献、编写小程序等学习任务,同学们通过打卡晒学习成果,鼓励打气。

  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王琛带领“啄木鸟”安全小卫士团队,通过“ECNU实验室安全”发布“遵从科学、积极配合防疫,保持健康、理性应对疫情,不负韶华、度过充实假期”倡议;依托学科专业全面科普防疫知识,帮助同学们坚定信心,硬核抗疫。

  做好疫情防控火线的幕后战斗员

  上海海事大学辅导员加油向前冲

  “不可惜!”上海海事大学辅导员牛磊说道。正是农历年三十,还在家里忙碌准备年夜饭的他接到了学院疫情防控任务。由于家里没有电脑,他就近找了个网吧,戴上口罩,从上午10点多一直工作到晚上,当任务完成时,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与家人吃团圆饭的时间。

  安徽老家异常寒冷,没有暖气与空调,只有一个高中时用过的取暖器陪伴着他。有一天,因为工作太过投入,连膝盖被取暖器烫出了水泡,牛磊都未察觉。伤情没有令牛磊停止工作,他说“与疫情防控相比,这点伤算不了什么!”

  这个寒假,是牛磊工作后的第一个假期,原本想多陪伴父母尽孝心,但因为这场疫情,他没有时间与父母多唠一句家常。然而牛磊并不遗憾,他默默写下这么一句话:时刻准备着,做好疫情防控火线的幕后战斗员,加油!小牛向前冲!

  让快乐宅战胜无聊,让文艺宅点亮生活

  上海戏剧学院辅导员艺术战“疫”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调整出行计划、减少和避免人员聚集,将“宅”变成了2020年寒假的关键词。如何让同学们充分利用“宅”在家中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休闲生活;如何进行思想引领,鼓励同学们为“防控防疫”贡献青年人的力量,是表演系辅导员田原一直思考并积极探索的问题。

  除了信息排摸、舆情引导等常规工作,田原带领团队小伙伴创作轻松有趣的小视频《宅必胜》,让同学们快乐一笑的同时,认识到“宅在家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用文艺创作巩固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用轻松愉悦的创作驱逐这段时间产生的无、焦虑和恐慌感。

  用心守护每一位学生

  上海体育学院辅导员战“疫”故事

  “身为辅导员,我们不能像一线医护人员那样托举起国人的生命希望。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亮起一盏灯,守好一段渠。我们的工作,也一样关乎着祖国的未来。” 来自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的辅导员张瑞青如是说。

  2月1日,看到学生的朋友圈“比赛取消了,我的毕业设计要完”。张瑞青心里咯噔了一下。抓紧排摸、梳理疫情导致学生论文、毕设受阻的情况后,向学院请示学生的开题情况能否调整,学院领导班子当机立断作出了批复,受到影响的十几名学生迅速重新调整开题。

  “老师,我的实习单位通知我们明天上班,学校能不能提供一下暂停实习的公函?”1月28日晚8点,张瑞青收到学生的求助信息。面对疫情形势的发展,她立即汇报学院领导,学院领导同意给实习单位发送公函。张瑞青连夜将公函发送给学生,于是,就有了这样让人暖心的对话:“在传艺被护着的感觉太好了”“那是因为你值得被守护啊”。

  20个小时全力以赴

  严防死守,情满华政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全体辅导员在疫情发生以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每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的同时,将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为及时掌握学生假期回乡情况,学院兼职辅导员张海副教授认真负责进行信息排摸,确保详细掌握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1月26日清晨,学院一名同学给张海微信留言,称自己在广州患水痘、肺炎,目前正在回上海的飞机上。张海第一时间与刚下飞机的肖同学取得联系,指导其到机场体温筛查点测量体温,并到医院复诊。当天下午经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和松江区中心医院的进一步诊断,肖同学患水痘并伴有病毒性肺炎(排除新冠肺炎),建议居家隔离。在进一步详细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张老师又得知肖同学曾在去广州探亲途中的列车上,与偶遇的一名湖北某高校的同学有过面对面的交流。

  鉴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严格要求,且考虑到水痘有传染风险,张老师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汇报学院,最终决定将肖同学安排入住到校外某酒店,学校后勤管理处在第一时间紧急协调学生隔离期间的专人送餐事项,近20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将该生安置妥当,张老师悬着的一颗心暂时放下来。在学生隔离期间,张海老师每天都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形式及时了解、关心肖同学,安抚他的情绪。目前,肖同学已完全康复,已回安徽老家继续休养。

  疫情面前也要开出“向阳花”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辅导员疫情之中的“幸福课”

  “无论你身处祖国大地何方,请相信:我们总会有脱下口罩的那一天。”大年初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的朋友圈里被这句话刷屏了。

  这是资深“幸福课”老师——辅导员宋晓东个人微信订阅号“小宋老师的幸福课”的最新推送——《不要被恐慌吞噬:疫情面前,我们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推出的一瞬间,网文的阅读量就近2000,朋友圈里的同学更是各种转发、点赞。有学生留言说:“老师写的这篇文章在关键时刻给了我一剂强心针。”还有学生留言说:“最近疫情新闻导致我们心情都受到影响,现在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正能量,谢谢宋老师给我们的分享。”

  在疫情之初的信息大爆炸时,小宋老师的心理疏导,让学生们更明白,哪怕前方荆棘满丛,我们也要努力在荆棘之中开出一朵“向阳花”,对未来充满希望,然后通过积极的行动去迎接这份希望。

  

辅导员小宋幸福课微信推文

  音乐抚慰心灵,公益助攻疫情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最美孕妈

  聂含聿,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的一名辅导员,也是怀孕6个多月的孕妈妈,本该是被呵护的时刻,但她看到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为疫区做些事情。她是一名注册音乐治疗师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月25日,她用自己在心理领域的专长,联合公益组织,向社会招募心理咨询师、音乐治疗师、危机干预师的专业团队,成立线上疫情公益心理关怀群,为大家进行公益心理微课及心理放松科普类音频视频输出,达20余个作品。截止2月6日,专业团队人数达76人,向全国大众招募组建免费公益群人数达460人,曾邀请两位国家级危机干预专家为大群进行公益微课讲座,产出作品微信公众号阅读浏览量达12324次。

  聂含聿还加入了中国音乐治疗行业委员会的志愿者工作,负责音疗行业委员会远程线上治疗的运营部分。目前,她正在参与原创音乐《逆行的天使》的录制。

  战“疫”,我们并肩前行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学工办同心抗“疫”

  在过去10多天的战“疫”中,为了让学工办老师们统一思想,了解战“疫”工作的重要性,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副书记杜鹃通过“学习强国”app召开了疫情防控视频会议,与分处在13个地区的辅导员老师“面对面”地明确了当前学工工作的使命和责任。

  为了加强青年辅导员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的理解,对于学生十分关心的“为什么不能提前返校”等问题,她亲自编写统一的宣传教育信息;坚持每天选取如“一场同学会,6人确诊”“同心战疫,一名辅导员的思考”等文章分享给青年辅导员们,通过社会新闻、法制教育、工作论坛等多元化的信息,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站位、拓展工作视角。杜鹃用“专家会诊”的方式为青年辅导员“把脉”“开药方”,对老师们解决不了的问题“点对点”的“问诊”,帮助同学们克服心理的“痼疾”。

  原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Pz5txO-h1m5Z7NZTyk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