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举办校园新闻通讯员系列培训

发布时间2020-11-21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新闻宣传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建设,11月20日,由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的校园新闻通讯员系列培训在19号楼201会议室举行。《咬文嚼字》编辑部责任编辑何中辰、《上海科技报》主任记者吴苡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鲁绍臣分别作了题为《新闻报道中的常见字词句错误》、《高校科技新闻写作的角度和内在的价值》、《习近平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时代内涵》的辅导报告。各二级单位网站信息员、新媒体信息员、校报通讯员、校园新媒体公众号指导教师及部分学生记者参加培训。

  讲座中,《咬文嚼字》责任编辑何中辰就新闻报道中字词句差错的基本类型、产生差错的原因进行阐述,分别从错别字、错用形近字、词义混淆、语言表达不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举例分析,他指出,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报道新闻、传播知识,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氛围尤为重要。

  《上海科技报》主任记者吴苡婷首先提出 “为什么高校的科技工作如此重要”、“为什么要进行高校科技工作的宣传”,引发与会师生对高校科技新闻报道重要性的思考。她从高校科创工作的特点、科技记者主要宣传内容、科技成果与人物深度报道、科技会议新闻报道、大学生创新创业报道、科技深度报道等方面,结合丰富的案例,与在场师生分享了科技新闻写作的技巧。

  鲁绍臣副教授作了题为“习近平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时代内涵”的报告,并从“辩证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与时代意义”、“历史唯物主义与三个重大战略定力”、“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的政治性与阶级性”三个方面进行解读。鲁绍臣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要真正领会其科学方法论,从而指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鲁绍臣的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事例丰富,深入浅出,让与会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