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
34.创建模范“教职工之家”和“教工小家”。落实教职工疗休养和体检制度。参加市总工会互助保障计划达到95%以上,参加教师补充医疗保险计划,保障全体员工合法权益。
第一,积极创建教工小家,落实疗休养和体检制度。
教工之家多姿多彩。校工会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发扬民主,切实维权,构建和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文体活动,在校园内形成凝心聚力促发展,同心同德创佳绩的良好氛围。2017年,印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工小家”建设专项资助办法》,对二级部门工会“教工小家”建设给予专项资助,二级工会也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活动。工会二级工会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活动。具体措施有:坚持推进院务公开,鼓励大家参与学院决策;发挥专业教师特长,设置“法律顾问咨询中心”;组织教师发挥专长,积极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以顺畅民意为基点,解决教职工实际困难等等。校工会每年举行部门工会工作交流考评会,根据部门工会完成的原始记录和成绩以及部门人数,综合考量部门创新特色工作、协助校工会承办活动情况等并予以量化,现场考评后评选出50%的部门工会为优秀工会小家。
实行教工疗休养与体检制度。校工会每年精心安排教职工暑期休养,休养人数达教职工总人数的10%。从细节出发,力求把好事做好。2017年暑期教职工疗休养工作组织了云南腾冲、吉林长白山、甘肃敦煌、四川九寨沟、宁夏银川、安徽黄山、河北承德等7个休养点和9个休养团,平均满意率在88.6%。2018年,根据教育工会出行线路,设计5条线路供大家挑选。累计105名教职工赴庐山、遂昌、大金湖、宜春、武夷山、腾冲休养点等地,此项活动广受欢迎,富有意义。综合满意度达90%以上。
建立完善保障体系。建立并完善的多级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教工的医疗提供保障。教工投保率达100%。在职职工住院补充计划给付、校补充医疗保险互助基金理赔、退休职工校补充医疗保险互助基金给付、特种重病互助保障计划结付均有效落实。大病帮困、两级援助金、定向帮困金均资助到人。大大减轻了教工患病后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第二、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丰富教职工文体活动。
贴心服务慰问关怀。校工会始终把会员满意度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全体会员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教工退休一年之内继续享有校工会发放的慰问品。校工会为全体会员送上生日贺卡,在春节团拜会暨先进表彰会上进行开奖,中奖面达46%。每年组织全体教职工健康体检,还为骨干教师提供高质量体检,建立教工个人健康状况档案。为教职工提供口腔服务活动。看望慰问献血同志,对无私献血、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每次寒暑假、国庆长假后了解和关心没有上班的同志,各部门工会要汇报教工健康情况。自2012年起,集中为当年退休的教职工举行欢送会。平时组织卫生所为教职工提供血糖测试,坚持为高血压教职工每周进行血压监测。为逢五、逢十过生日的退休教工送寿糕添温馨。中秋和国庆佳节到来之际,举行青年教师联谊活动。
文体活动提升精气神。校工会举办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极大的提升会员奋发有为精气神。今年校运动会上,教工组设集体项目、个人趣味项目及网球、游泳比赛,参赛教职工个个精神抖擞,奋勇争先,展现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意识。文体协会活动年年有安排,充分体现大众参与度高、活动日常化的特点。举行了团体和个人的羽毛球比赛,比赛持续将近两周。校工会组织队伍参加曹路镇阳光杯乒乓球比赛、上海教工龙舟队协会第一届龙舟赛、上海市教育系统第一届教工气排球比赛。我校成功承办2018年上海教师板书、书法和钢笔字大赛,在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也展示广大教师的教学技能。2017年、2018年7月,校工会组织了爱心夏令营夏季学期教工子女爱心暑托班。
35.团学组织健全,工作形式多样。青年教师和学生参与度高。
深化团学组织结构改革,校团委以“凝聚青年”为思路,落实群团改革实施方案为抓手,加强团工作的改革创新,制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团组织建设,优化团学组织架构,推动学生组织加强横向联系,修订了学生联合会、学生社团管理等系列制度和流程,进一步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校团委牢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属性,牢记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与后备军的重要职责,始终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注重对基层组织的指导和引领;始终强调共青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在不断强化团校功能的基础上,将学生干部和青年团干部的培养工作放在了团校建设的首位;始终强调先锋模范作用在引导青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将各类评奖评优工作同对先进典范的学习和对优秀经验的传承相融合。
第一,依托团校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综合素养。2017年以来,在原有团校职能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学校和上级组织的资源,多方开拓渠道,以培养优秀实务型青年团干部和学生干部为目标,开设了“青年起航计划”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切实提升了青年团干部和学生干部的思想理念、拓宽了工作视野、增强了实操能力,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第二,推进各类先进青年与集体的评优工作,不断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在团中央号召以实际行动实现“中国梦”精神的带领下,校团委以“实现青春梦、追逐中国梦”为口号,以各类评奖评优为抓手,树立先进典型,广泛引导青年学生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2017年1月至今,校团委广泛开展各项评优活动,共有1200人获得“优秀团员”称号、359人获得“优秀团干部”称号、42个基层团组织获得“五四红旗团组织”、86个基层获得“五四特色团组织”、1187人获得“优秀学生”称号、355人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78个班级获得“先进集体”称号, 1187人获得“优秀学生”称号、355人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78个班级获得“先进集体”称号。此外,“亮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轻雨志愿服务队”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许德镇、文秀军、王钰娇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张瑞瑶活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刘懿、周真兵、葛皓南获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工学部分团委成功创建五四红旗团委。
第三,持续推进学生组织改革,强化凝聚能力、引领作用和服务理念。在新形势下,校团委带领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不断将工作重心下移,坚持发挥各基层分团委、团支部和社团的作用。在干部培养和发展中始终坚持挑选“能做学生友”的学生干部,坚持将工作接地气,坚持围绕班级和学生个体开展。在具体工作中,校团委不仅在工作部署和指导上一如既往地对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及社团组织关心指导,更在制度、经费、场地、设备以及具体工作开展上大幅加大了投入。基层团组织的经费在以往的基础上,以申报特色项目创建方式普遍翻了一番,从而使各级各类团组织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为团员青年搭建舞台、展现自我、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第四,主题教育丰富多彩,团日活动形式多样。以重大历史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干部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学习“三湾改编”、学编草鞋、重走挑粮小道,切身实地学习老一辈革命精神,体验中国红色文化;持续开展五四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大学生人物典型,发挥朋辈作用,树立学生榜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成才。
Copyright©2022 版权所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沪ICP备19020926,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意见反馈